一本线高考网 试题解析 【真题解析】马军: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卷非选择题深度分析

【真题解析】马军: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卷非选择题深度分析

编者按:今天推介工作室核心成员马军对2024广东高考试题(主观题)的深度分析。前面刊登了他对客观题的解析,点击率高,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好评如潮,今天推出主观题的解析,供大家参考。

17.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问题。(14分)

材料一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问答》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有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治理》等

材料二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材料三《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4分)

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

【试题立意】

本题通过呈现三则文字材料,以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问题创设学术情境,考查的必备知识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等。它要求学生具备历史分析能力,能识别并解释历史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结构变化,理解乡保角色的双重性质,以及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普遍特征,体现了对历史思维、批判性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的要求,需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对古代社会结构的深刻认识。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演变和特点,以及晚清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史料能力、分析史料能力和历史解释、国家情怀素养。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回归教材】高中:选必一P30、100: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解题思路第(1)小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秦国到秦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一“必里相谁(推)”可知秦以后典、老等基层官员的产生主要来自民间推举;据材料“豪强财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可知秦以后典、老等基层官员产生的标准逐渐从财力和声望转向普通平民。通过提取和概括材料信息,可知,秦朝乡里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典老产生方式和选拔标准两个方面。变化原因则应结合秦统一前后时空环境的变化从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郡县制的推行、思想观念的影响等角度综合分析。

第(2)小题是材料解读分析题。根据材料二“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可知乡保负责地方税赋征收,并具有一定司法执行权;据材料二“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可知地方乡保的任免权由中央掌握,是中央集权在基层的体现;据材料二“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可知地方乡保具有一定的内在独立性,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基层自治相结合的二面性。

第(3)小题是特点类分析题。需要考生综合提取上述三段材料的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提炼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据材料一“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材料二“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可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从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历史悠久,既有延续,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据材料二“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可知古代的基层治理具有一定的内在独立性,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基层自治相结合的特点;从材料三“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可以得出组织严密,功能众多的特点;从“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可以得出基层治理与宗法制相结合,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从“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可以得出儒家思想渗透其中,注重道德教化的特点;根据所学可知,政府重视基层建设,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参考答案

1变化:①选拔方式由自然形成到互相推选;②选拔标准从个人实力(财力、名望等)转向了年龄和社会地位。(2分)原因:秦朝统一后,需要建立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的影响。(2分)

(2)两面性:一方面乡保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代表国家管理乡村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乡保又是地方利益的代言人,在国家政策与地方利益、公共责任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平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性、复杂性与灵活性。(4分)

(3)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基层治理与宗法制相结合,体现家国同构;中央集权与地方基层自治相结合,有一定的自治色彩;儒家思想渗透基层管理之中,重视道德教化;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备考启示

这道历史材料阅读试题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的能力考察、强烈的现实关联性和高要求的思维深度,如通过分析乡保的“两副面孔”,试题引导学生思考基层官员在国家与社会间的双重角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解权力运行的复杂性和历史人物行为的多重动机。高三老师在备考中应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治理与古代治理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思索历史所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同时要注意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进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视野拓展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绅权和族权则在协助国家控制地方社会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由于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民间力量与政权力量相互支持,互相补充,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机制。民间组织的自我管理比单纯的王朝政权控制更加细密和有效,而且因其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使得基层民众更易于接受。也正是在以血缘、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族与士绅的协助下,使得古代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概而言之,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官府与民间社会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因此呈现出一种官民合治的重要特征。——摘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12世纪欧洲最有名的集市是香槟集市,它们是位于巴黎东面香槟地区的四个城市。商人用马车或驮畜运来货物,在预定时间、地点相互交易。香槟伯爵在骚乱年代维持了秩序,给商人和旅行者提供居所和保护。到12世纪中叶,香槟集市因其贸易量而蜚声于整个大陆。14世纪初,香槟地区成为法兰西国王属地,国王收取比交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如棚舍出租费和销售税等。随着欧洲贸易量的增长,集市城市里的运输和交易已不能满足需求,其重要性开始下降。——摘编自[英]诺尔曼·庞兹《中世纪城市》等

材料二12世纪中期形成的汉萨同盟是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它由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等地的独立城市因家和城镇组成。1370年,同盟获得了对丹麦和波罗的海诸国的贸易垄断权,在北方所有的商业中心拥有贸易站。15世纪,同盟势力和重要性开始下降,诺夫哥罗德、伦敦、布鲁日等贸易站特权被所在国收回。17世纪,中欧和北欧的战争成了对汉萨同盟的最后一击,同盟城市数量逐渐减少。——摘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等《西欧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析香槟集市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萨同盟衰落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1217世纪欧洲贸易发展的趋势。(4分)

【试题立意】通过以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与商业发展问题构建学习情境,考查的必备知识有了解古代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等。本题需要学生分析香槟集市和汉萨同盟的影响及衰落原因,并总结出欧洲贸易发展的趋势。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材料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历史知识素养,能够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理解。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中古欧洲的社会变化及向近代转型,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

【考点定位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与商业发展

【回归教材】高中:纲要下P17: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 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高中:选必二P42: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解题思路

第(1)小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对应时空是12-14世纪的欧洲。考生可先从从材料信息出发,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香槟集市的影响。据材料一“12世纪欧洲最有名的集市”“商人用马车或驮畜拉来货物,在预订时间、地点相互交易”可知,香槟集市的发展有利于区域集市的形成,促进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据材料“到12世纪中叶,香槟集市因贸易量而斐名整个大陆”可知,促进了欧洲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据材料“14世纪,香槟集市成为法兰西国王属地,国王收取比贸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可知,香槟集市为王权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2)小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对应时空是12世纪中期至17世纪的中欧、北欧。考生可以先从材料信息出直接概括原因,再从材料提供的时空信息出发,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原因。据材料二“汉萨同盟是一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可得出汉萨同盟内部松散、缺乏统一领导;据材料“同盟获得丹麦、波罗的海国的贸易垄断权,在北方所有商业中心建立贸易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削弱了汉萨同盟的影响力;据材料“诺夫哥罗德、伦敦、布鲁日等贸易站特权被所在国收回”可知西欧王权的加强使汉萨同盟逐渐失去了地区贸易的垄断权;据材料“17世纪,中欧、北欧的战争成为对同盟的最后一击”可得出欧洲战争频发导致的冲击是汉萨同盟衰落的原因。

第(3)小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对应时空是12-17世纪的欧洲。考生应提取两段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再联系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乃至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的有关知识,把12—17世纪欧洲贸易发展变化的趁势概括出来。据材料一“香槟集市因贸易量而斐名整个大陆”和材料二“同盟获得丹麦、波罗的海国的贸易垄断权,在北方所有商业中心建立贸易站”可得出国际贸易活动扩大,商业中心增多;据材料一“香槟集市成为法兰西国王属地,国王收取比贸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可得出国家权力对商业活动影响增强;据材料二“12世纪中期出现的汉萨同盟是一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可得出商业组织形成与发展;据材料一“随着欧洲贸易量的增长,集市城市里的运输和交易不能满足需求,香槟集市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和材料二“同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巴黎等贸易站的特权被所在国收回”可得出贸易中心转移,原有商业组织重要性减弱。

参考答案

(1)影响:促进西欧城市经济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西欧与地中海区域的贸易联系,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促进了欧洲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2)原因: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家政策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使得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汉莎同盟重要性的下降;贸易特权被被所在国收回;战争削弱了汉萨同盟的地位。(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3)趋势:贸易中心的转移;贸易量和范围的扩大;商业组织的变迁,原有商业组织重要性减弱;国家角色的增强,国家力量对商业的控制和影响增强。(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备考启示本题以12至17世纪欧洲中世纪贸易中心——香槟集市和汉萨同盟的兴衰为背景,考查内容涵盖了中世纪欧洲贸易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这道题启示高三老师要引导学生注重重要社会转型时期主干知识的整合复习,强化必备知识掌握,并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因果关系和长期发展趋势的理解能力。

视野拓展德意志汉萨同盟是中世纪盛期至近代早期北海-波罗的海区域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体。汉萨同盟的建立是汉萨城市和汉萨商人为适应大宗转运贸易而在制度层面的一次主动变革。内部紧密的合作是它们在权力碎化的欧洲封建社会中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武器。为适应远程贸易的变迁,汉萨同盟不断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在贸易往来、商业组织、经营方式、法规制定(特别是海商法)、港口维护、船只建造、商人教育及技术传承等层面实现制度化运营、管理。这成为汉萨商人维系转运贸易垄断优势的关键所在。

汉萨同盟的贸易活动促进了波罗的海沿岸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进而拓展、深化了北欧贸易网络的地理范围、交易内容和规模,形塑造了北欧贸易区。其次,汉萨同盟在经营方式、航海技术和法律制度方面的经验为尼德兰、英格兰所借鉴。北欧贸易模式的不断变迁是汉萨同盟兴盛败亡的重要因素和外在表现。内耗削弱了汉萨同盟的凝聚力,加大了城市间的分化。另外,汉萨同盟内部长存的经济结构缺陷也是其走向败亡的要因,它在实体经济方面的缺陷———绝大多数制造业规模较小,且只为转运贸易服务,以及 16 世纪以来的宗教改革、农民起义、诸侯混战和中欧商路的兴起 等都加速了它的分崩离析。三十年战争期间,吕贝克等核心城市多遭围困,马格德堡等城甚至惨被夷平。苦撑无果的汉萨同盟于 1669 年召开最后一届同盟议会终宣告解体。——摘自刘程《北欧区域贸易变迁与经济体兴衰探究———以汉萨同盟为例》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近代以来,广东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摘编自刘云波《晚清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

结合材料,围绕“广东与近代中国”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试题立意】以广东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及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为背景构建学术情境,考查的必备知识有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等等。试题要求学生能够基于给定主题,运用具体历史事件构建论点,并通过史实支持自己的观点,展现对广东在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中独特角色的深度思考。这不仅考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即能够从宏观角度审视区域历史与国家命运的关联,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分析地方社会变迁与国家发展路径的互动关系。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广东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及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广东地区历史地位和贡献的理解与分析,考查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和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素养。

【考点定位近代广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史

【回归教材】高中:纲要上P105、P107、P110、P125: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 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在1000万两以上。面对广州外海的 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严厉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2万多箱, 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具有实事求是的品格。他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 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吸收了在广州得到的天主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他的同乡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一路北上,出广西,经湖南,占领湖北省城武昌。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然后, 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 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了。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选择观点论述题,主题是“广东与近代中国”,对应时空是近代中国。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提示的论述角度,或从广东在推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中的作用角度,或从广东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贡献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广东在反帝反封建道路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拟定观点为广东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根据材料“在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上作出贡献”可以拟定观点为广东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然后,结合所学相关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论述。选择革命史方向,可以选择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史实加以论述;选择现代化方向,可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文化理性化的角度选择史实进行论述,如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近代工业在广东的诞生、维新与革命思想的传播等内容。考生论述时要注意主题突出,论点鲜明,用两个以上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一:

观点:广东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2分)

论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东爆发,英国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国门。随后,列强接踵而来,广东成为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最早的地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烽火首先在广东燃起,虎门保卫战揭开了反侵略的序幕。随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显示了广东人民不甘屈服,同仇敌忾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威力。(4分)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员汇译《四洲志》,成为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思想。1911年孙中山、黄兴等领导黄花岗起义,引起巨大震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军阀的斗争,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广州成为国民革命的大本营。(4分)

总之,广东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2分)

示例二

观点:广东是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发源地。(2分)

论述:广东作为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位。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虽然他们不是广东人,但他们的思想经历都与广东有关,这也表明广东在近代是走在中国的前列的。

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地区是清代洋务运动的摇篮。广东香山人容闳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广东南海人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中国的民族工业诞生于广东沿海,其中,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是早期企业的代表之一。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广东香山人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传播变法思想,推动广东和全国的维新运动向前发展。(8分)

综上所述,广东作为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发源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广东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推动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也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2分)

【备考启示】本题以“广东与近代中国”为主题,要求学生在广泛的中国近代史背景下,自主选择角度,深入探讨广东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现代化推进等方面的历史贡献,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融入了国家层面的大历史视野。该题启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宏观叙事的角度去思考地方史的学习。

视野拓展层山叠嶂、风涛险恶的自然环境,加上较早得风气之先的地理位置,使得晚清岭南地区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文化风格,有着十分鲜明的文化精神: 一是强烈的冒险开拓之精神,二是博大的开放通融之胸襟,三是浓厚的商政氛围。正是这三大核心文化精神,造就了晚清岭南地区一支极具特色和魅力的人才群体,他们不仅在晚清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岭南人的冒险开拓也表现在该地区是晚清早期留学生人才群体的主要来源地。晚清封闭保守思想相当浓厚,朝野上下多视外国为鬼蜮、视外国人为“蛮夷”的大背景下,正是冒险开拓精 神使得岭南人敢于尝试,最早踏上出国求学之 路。中国最早的三位留学生容闳、黄胜、黄宽无 不来自广东,其中容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美 国留学的中国人。他曾经自负地表示:“以中国 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实自吾始。” 容闳不仅是中国留学生第一人,他还主导了晚清 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负责选 派幼童赴美 留 学,因 而 被 称 为“中 国 留 学 生 之 父”。当时晚清总共选派四批幼童赴美,其中以 广东籍占绝大多数。据统计,当时四批总共120名留美幼童中,广东籍的有84人,占到了总数的70%,其中在第一批留美幼童中,广东籍所占比 例更是高达80%。尤其号称“买办之乡”的广东 香山,也是容闳的故乡,出洋幼童人数更为可观。虽然后来由于清廷保守势力的掣肘,留美幼童大 都没有完成学业便肄业回国,回国之后境遇也大 多不尽如人意,但他们通过在美国学校系统、正 规地学习,大多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西学知识和外 语技能,成为了后来中国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冒险出洋和冒险出国留学紧密相连,近代岭南涌现了大量熟稔外交事务的人才。在晚清中驻外使领人员中,岭南人特别是广东人所占比 例非常之高。如晚清留洋学生群体中回国担任驻 外领事者,以留美幼童人数最多,所取得的成绩也最大。如唐绍仪,“留学西洋多年,回国后担任领 事、海关道等职,学问渊博、阅历亦深,实我国谙练 外交之能手也。……其通晓中外情形,谙练外交 事务,遇事办理交涉,条理明晰,意见透彻,非寻常外交家可比”。⑧甲午战后,随着社会变革开放之风 气的形成,洋务成为当时的热门职业,而之前遭到 冷遇的留美幼童得以纷纷从落魄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多人被安排担任驻外使领等重要职务。

当然,晚清岭南人才群体的冒险开拓精神更表现在政治上的革新主张及其实践。岭南地域因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强劲辐射,得以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肇始地域。正如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所说:“广东人旅居外国者最多,皆习见他邦国势之强,政治之美,相形见绌,义愤自生。”最先冒险涉足海外,最先了解海外与中国的不同, 最先认知海外世界的先进并因之生发出对本国 政治颓败之“义愤”,当海外强敌汹汹来侵之时, 在绝地反抗的同时也萌生向海外学习、变革本国 政治的意图,这就是岭南人引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因果逻辑。纵观晚清70年历史,几乎所有大的政治变革都由岭南人最先发动并充当变革领袖,这绝非偶然。19世纪50年代,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和平等思想与中国本土的 民间宗教信仰糅杂创新,形成其“人间天国”的革命思想,并领导发动了晚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在太平天国后期,他又采纳洪

仁玕所提出的《资政新篇》作为施政纲领,意欲在农民革命的旧藩篱之外寻找一条新路,实则突破2000余年来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成规,使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充分体现了晚清岭南人才群体的的开放与创新精神。19世纪末,康有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以“救亡图存”的社会进化论为核心,创造性地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改造保守的儒学体系,提 出了融今文经学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为一体的大同思想。虽然其一系列改造儒学的著作 被当时不少学者和后人批之为“疏离”,但不可否认,这些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开拓性思想观念对 当时顽固保守的旧思想观念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冲击,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博采所长,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他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同样是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并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这三代晚清岭南政治人才群体的兴起,显然都离不开岭南地区冒险开拓的精神品格,也正是这种其他地域少有的精神品格,使得晚清时期的岭南地区一次又一次走在全国政治变革的最前沿。——摘编自刘云波《晚清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

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远东格局,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头号对手日本已俯首称臣,英、法因战后重建有求于美国,它们在华势力大大削弱;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空前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与之匹敌,美国追求世界的“领导”地位,它要建立由自己主宰的世界秩序。——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持续学习和反思中创新外交思维与外交实践,从周边和国际体系的融入者、参与者,转变为体系中的贡献者、塑造者与引领者。——摘编自魏玲《中国周边外交70年:继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远东格局。(4分)

(2)就材料二所示的中国某一角色进行论述。(要求:说明所选角色,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8分)

【试题立意】通过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为背景构建学习情境,探讨了中国和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和角色变化,考查的必备知识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国内外局势的演变与新中国外交等。试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基于材料提炼关键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格局的变化,并能以史实为据,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角色的转变。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远东格局以及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理解,考查理解和辨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历史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考点定位雅尔塔体系和新中国外交

【回归教材】

高中:纲要下P105—106: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随着又一代青年人被战火吞噬,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与欧洲衰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高中:纲要上P176、P197、P110、P125: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 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其后,

中国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 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 在同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 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上,中国提出并 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对非洲关系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同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展开新的画卷。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诸如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 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解题思路第(1)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远东。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从材料信息出发,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远东格局。根据材料“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头号对手日本已府首称臣,英、法于战后重建有求于美国,它们在华势力大大削弱……美国追求世界的‘领导’地位”可以得出美国在远东地区居于主导地位;英法日等国在远东地区相对削弱。然后,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的二战后历史背景相结合,一方面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的成立等,另一方面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在远东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最后,概述二战后远东格局的变化,应包含美国的崛起及影响力的增强、日本的削弱、英法在远东影响力的衰退,以及中国和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等内容。

第(2)小问是半开放性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发展趋势和特点的理解和阐述。首先需要考生解读材料,从材料呈现的“从周边和国际体系的融入者、参与者,转变为体系中的贡献者、塑造者与引领者”五大角色中任意选择一个角色确定论题。其次需要考生根据所选角色,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实进行充分论证,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概述:二战后,远东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二战削弱了日本的地位;欧洲列强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而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力则急剧增强;同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远东格局逐渐呈现出美苏对峙的冷战态势;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2)示例一角色:贡献者。(2分)

史实:中国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了《巴黎协定》生效。(4分)

结论:结论: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2分)

示例二角色:塑造者(2分)

史实: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4分)

结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 对现行国际体系发挥重要影响,是现行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塑造者。(2分)

示例三角色:引领者(2分)

史实: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致力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4分)

结论: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在全球治理变革中发挥着推动者和引领者角色。(2分)

【备考启示】本题既考察了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理解,也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与影响,该题启示我们应该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现实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的能力,做到历史学习生活化、历史教学现实化。

视野拓展中国周边是大国战略博弈和利益交织最为密切的地区,也是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最为凸显的领域。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周边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也呈现出鲜明的创新性。从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可以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实践。体系观是 对周边国际体系的认知,包括周边在我国外交大局和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安全观是对安全威胁、安全利益和维护安全利益的手段的认知;秩序观是关于构建和维护周边体系的原则和规则的根本看法。“和而不同”、“和平共处” 和“协商合作”是新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在外交理念和规范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传承特征。70 年来,周边外交所依托的基本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深深根植于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推动睦邻外交不断扩大发展,中国与周边、中国与世界不断实现利益交融、安全相系、命运相连。70 年来, 中国也在持续学习和反思中创新外交思维与外交实践,从周边和国际体系中的外来者、融入者和参与者,转变成体系建设的贡献者和体系演进的塑造者与引领者。——摘编自魏玲《中国周边外交70年:继承与创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tiku/574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